【黄培安博士】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受到国际瞩目,是台湾生技产业的骄傲

2022-01-26

台湾农委会水产试验所专家


Y.jpg

黄培安博士

专家介绍:

l 完成4项技术移转予以民间生技公司

l 取得1项发明专利(发明第I326688号)

l 于30场以上之国际及国内技术交流研讨会上担任客座及讲师

l 发表14篇SCI/SCIE国际论文

l 2011年行政院农委会模范公务人员


核心提示:

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迈向国际,受到国际瞩目,可说是台湾生技产业的骄傲,因为这是源自于台湾的萃取技术


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的研究及评价:

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迈向国际,受到国际瞩目,可说是台湾生技产业的骄傲,因为这是源自于台湾的萃取技术及源自台湾的素材,近年透过国内外各研究单位资源整合,进一步确定其在癌症及慢性病辅助之基础确效。


在八年前,水试所投入褐藻糖胶研究时,通过水解技术发展处独特的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不仅大幅提高生理活性,且有抗癌的作用,也引领褐藻糖胶小分子化的研究趋势,朝向抑癌机转、清除癌干细胞、放化疗药物增敏作用等方向发展,并逐步进行人体临床医学试验。


医学研究论文:

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

的抗氧化及免疫刺激活性




小分子褐藻糖胶是从天然来源如褐藻萃取而成的多糖类,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巨噬作用及溶酶体酶活性可显著提升自然杀手细胞的细胞溶解活性,并增加由T细胞产生的扰素伽马(IFN-γ)的量。


传统上,小分子褐藻糖胶在处理人类疾病扮演重要角色,在许多亚洲国家的健康照护扮演积极角色,天然来源可能有助于解决合成抗氧化剂成分的毒性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着重在来自小分子褐藻糖胶可溶性抗氧化及免疫刺激物质。结果显示低浓度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效果,而所有抗氧化活性呈现与计量相关的正向线性关系。


使用四种不同的体外抗氧化剂活性检验系统及两种细胞培养分析,半叶马尾藻的热水萃取物显示良好的抗氧化剂活性及稍微的免疫刺激活性。因此,半叶马尾藻的热水萃取物可能对罹患生活型态相关疾病的患者有帮助,例如心血管疾病及癌症。


下列四种不同方法评估小分子褐藻糖胶的抗氧化活性,包括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清除朝阳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还原力,并使用人类融合瘤B细胞(HB4C5 cell)和J774.1细胞评估免疫刺激活性。


评估结果发现浓度3.5mg/ml以下时,与抗氧化活性的增加有关联性。在热水萃取物120ug/ml时,HB4C5细胞显示与细胞增殖(174%)和免疫球蛋M(IgM)分泌(132%)有最大相关活性。过度加热会轻微减少热水萃取物的免疫刺激活性。在80ug/ml时,J774.1细胞显示与细胞增殖(141%)和吞噬作用(147%)有最大相关活性;因此,小分子褐藻糖胶在抗氧化及免疫刺激活性扮演重要角色。


小分子褐藻糖胶不仅显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出现抑制红血球溶血、抑制脂质过氧化及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含有部分抗消化溃疡剂,可维持胃液的量和酸性,并改善胃粘膜的抗氧化剂防御系统。




图片13.jpg




参考文献:

1. Pai-An Hwang, Chwen-Herng Wu, Shu-Yun Gau, Shih-Yung Chien, and Deng-Fwu Hwang. Antioxidant and Immune-Stimulating Activities of Hot-Water Extract from Seaweed Sargassum Hemiphyllu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Vol. 18, No. 1, pp. 41-46.


2. Pai-An Hwang, Shih-Yung Chien, Yi-Lin Chan, Mei-Kuang Lu, Chwen-Herng Wu, Zwe-Ling Kong, and Chang-Jer Wu. Inhibi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Sargassum hemiphyllum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Extract in Raw 264.7 Macrophage Cell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 59, 2062-2068.


3. Pai-An Hwang, Yu-Lan Hung, Shih-Yung Chien. Inhibitory activity of Sargassum hemiphyllum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in arachidonic acidinduced animal models of inflammation.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23(2015) 49-56


分享